文/李庆安 王岚
过去5年来,我们以北京、云南和新疆等地的中小学生和成人为对象,开展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,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结果。
(1)Ettman等人(2020)关于新冠疫情期间加拿大成人抑郁症状的研究;
(2)Watkins-Martin等人(2021)关于新冠疫情期间美国成人抑郁症状的研究。
Ettman等人(2020)的研究样本采集于2020年7月和8月,最终的有效样本共计1039名。
就抑郁症状而言,他们报告了一项重要的结果:高度抑郁症状者共计80人,占8.1%。
Watkins-Martin等人(2021)的研究样本采集于2020年3月31日至4月13日期间,最终的有效样本共计1441名。
他们报告了五项重要的结果:
(1)无抑郁症状者占47.5%;
(3)中度抑郁症状者占14.8%;
(4)次高抑郁症状者占7.9%;
(5)高度抑郁症状者占5.1%。
在我国,传统的心理健康评估存在原创性低和题量过多等许多弱点。不过,其最致命的弱点是,基于其评估,人们也许能够知晓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,却无法知晓其心理问题背后的基本原因。
与传统的心理健康评估截然不同,我们采用的“五道心理测评”系统不仅具有原创性高和题量较少的特点,而且克服了传统心理健康评估的致命弱点。
具体而言,基于“五道心理测评”系统,人们不仅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,而且能够深挖其心理问题表象背后的深层问题、影响因素和潜在风险。
我们采用的“五道心理测评”系统脱胎于一项坚实而重大的基础研究——深层幸福感与焦虑、抑郁关系的实证研究。
我们的评估主要利用心理监测评估软件和相关数据分析技术,以《心理亚健康问卷》和《深层幸福感问卷》为评估工具,以分析深层幸福感与焦虑、抑郁的关系。
此外,我们的评估兼顾积极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主要视角:
第一,积极心理学的视角。采用我们编制的《深层幸福感问卷》,对学生的深层幸福感水平进行评估。《深层幸福感问卷》包括《学生修身问卷》和《学生修身奖励满意度问卷》。
第二,临床心理学的视角。采用我们修订的《心理亚健康问卷》,对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估。
在2021年5月26日至2025年4月4日期间,我们以北京、云南和新疆等地的中小学生和成人为对象,开展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。
在我们的研究中,涉及焦虑和抑郁症状相关的有效中小学生样本,共计66720名,平均年龄为14.72岁,标准差为2.53。
与焦虑症状有关的有趣结果,涉及四项:
(1)无焦虑症状者共计43332人,占64.9%,
(2)轻度焦虑症状者共计15269人,占22.9%;
(3)中度焦虑症状者共5165人,占7.7%;
(4)高度焦虑症状者共2947人,占4.4%。
与抑郁症状有关的有趣结果,涉及五项:
(1)无抑郁症状者共计36788人,占55.1%;
(2)轻度抑郁症状者共计18352人,占27.5%;
(3)中度抑郁症状者共6925人,占10.4%;
(4)次高抑郁症状者共2805人,占4.2%;
(5)高度抑郁症状者共1845人,占2.8%。
以上结果说明:
(1)55.1%的无抑郁症状者已经达到正常或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;
(2)27.5%的轻度抑郁症状者感受到了轻微的心理压力,不过,这是一种良性的压力,有利于其个人成长;
(3)10.4%的中度抑郁症状者正在感受某种心理压力,有的需要老师及家长的密切关注和耐心开导,有的则需要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;
(4)2.8%的高度抑郁症状者,以及4.2%的次高抑郁症状者,正在感受巨大的心理压力,可能需要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。
在我们的研究中,涉及焦虑和抑郁症状相关的有效成人样本,共计7117名,平均年龄为36.75岁,标准差为7.63。
与焦虑症状有关的有趣结果,涉及四项:
(1)无焦虑症状者共计4213人,占59.2%,
(2)轻度焦虑症状者共计1890人,占26.6%;
(3)中度焦虑症状者共657人,占9.2%;
(4)高度焦虑症状者共357人,占5.0%。
与抑郁症状有关的有趣结果,涉及五项:
(1)无抑郁症状者共计3588人,占50.4%;
(2)轻度抑郁症状者共计2160人,占30.3%;
(3)中度抑郁症状者共806人,占11.3%;
(4)次高抑郁症状者共354人,占5.0%;
(5)高度抑郁症状者共209人,占2.9%。
以上结果说明:
(1)50.4%的无抑郁症状者已经达到正常或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;
(2)30.3%的轻度抑郁症状者感受到了轻微的心理压力,不过,这是一种良性的压力,有利于其个人成长;
(3)11.3%的中度抑郁症状者正在感受某种心理压力,有的需要领导、同事或亲友的密切关注和耐心开导,有的则需要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;
(4)2.9%的高度抑郁症状者,以及5.0%的次高抑郁症状者,正在感受巨大的心理压力,可能需要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。
此外,如前文所述,Ettman等人(2020)以加拿大成人为对象的研究表明:高度抑郁症状者占8.1%。
Watkins-Martin等人(2021) 以美国成人为对象的研究表明:
(1)次高抑郁症状者占7.9%;
(2)高度抑郁症状者占5.1%。
显然,由前述数据可知,中国中小学生和成人的心理健康状况,不仅优于加拿大的成人,而且优于美国的成人。
必须指出,关于焦虑和抑郁的等级,我们的译法与他人的译法有所不同。他人译为“重度抑郁”,而我们则译为“高度抑郁”。我们的译法具有意义更明确、阅读更顺口等优势。例如,紧随“高度抑郁”者,因为译为“次高抑郁”,所以,意义更易明确,说法也更顺口。
Ettman, C. K., Abdalla, S. M., Cohen, G. H., Sampson, L., Vivier, P. M., Galea, S. (2020).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symptoms in US adults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VID-19 pandemic. JAMA Network Open, 3(9), Articlee2019686.
Watkins-Martin, K., Orri, M., Marie-Hélène Pennestri, Castellanos-Ryan, N., Larose, S., Gouin, J., Ouellet-Morin, I., Chadi, N., Frederick, P., Boivin, M., Tremblay, R. E., C?té, S., & Geoffroy, M. (2021).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s in young adults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VID-19 pandemic: Evidence from a Canadian population-based cohort. Annals of General Psychiatry, 20 (1), 42.
【关联阅读】
温馨提示:横线象征链接。点击横线,直通链接。
![]() |
![]() |
|
学 习 辅 导 |
咨 询 热 线 |